落櫻如雪,今君何在~秒速5公分

我曾經寫過一篇秒速5公分(以下簡稱秒速)的心得【生命的速度~秒速5公分】,但是我總覺得在那之後,我又看見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,於是我又動筆寫了一篇。當然敝人之文筆尚有不盡之處,但我已經很努力地試著將我看見的表達出來了,還望各位包涵。



いつでも探しているよ どっかに君の姿を 

(無時無刻都在尋找 希望能在某處找到你)

 向かいのホーム 路地裡の窓  こんなとこにいるはずもないのに

(對面的月台 小巷的窗戶裡 明知道你不可能在這裡...)

(歌詞節選自http://diary.blog.yam.com/kamui80614/article/10066411)

在大雪紛飛的夜晚,他走出便利商店時,她踏上到站的列車時,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著,「總有一天能夠再次共賞櫻花。我和他(她),都堅定不移地期待著。」隨後響起的,便是山崎將義的經典歌曲"One More Time, One More Chance",外加無盡的雞皮疙瘩放送。

"One More Time, One More Chance"是日本流行歌手山崎將義於1997年發行的單曲,過了十年,新海誠採用這首歌作為秒速的主題曲,實在是慧眼獨具。



我敢保證,世界上沒有第二首歌比這首更適合當秒速的主題曲了。山崎寫的詞實在太太太貼切這部電影了,根本就是男主角貴樹的心聲啊。根本已經貼切到,我懷疑是不是新海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向山崎說這個故事,或者山崎穿越時空到未來聽新海誠說這個故事而寫下這首歌。

電影最後的五分鐘,也就是播放"One More Time, One More Chance"的這段可說是全片的精華,要我看幾百次都不會膩。

沒有任何的對白,就只是不斷的隨著音樂節奏切換畫面,一幅一幅畫面,帶領觀眾再次回味整部電影,為看似簡單又複雜的感情畫下完美句點。

這就是新海誠最厲害的地方,用畫面說故事。有時候他只畫一張椅子、一個鞦韆,或是平凡不過的街景,卻都可以讓人掉進去。不用對白,不需複雜,就只是單純而美麗的畫面,這就是新海誠的特色,也是他最常使用的手法。

不只是片尾這段,第一話「櫻花抄」幾乎全是用明里的口吻去誦讀她寫的信而少有對白。台詞很重要,對白很重要,但在新海誠用畫面征服觀眾的雙眼時,其實不反而「此時無聲勝有聲」嗎?

那些總強調「台詞很重要!對白很重要!沒有這些是說不出好故事的!」的人,被新海誠狠狠甩了一巴掌,科科。



澄田花苗的觀點:論「太空人」對秒速的作用

關於男女主角貴樹與明里的感情我已經在上一篇詳述了。秒速很明顯就是講兩人的愛情故事,但為什麼要放一個和這段感情毫不相干的「太空人」在這裡?是為了湊時間嗎?還是另有目的?

第二話「太空人」以喜歡貴樹的同學澄田花苗為視角去描述,女主角明里在這一話完全沒有戲份(就只有個背影)。我第一次看,覺得這一段多餘,事實上當我再次回味,才發現這一段其實是秒速最淺顯明白,卻也最意象深遠的一段故事。

花苗從國中時就喜歡上了轉學過來的貴樹,為了和他念同一所高中而發憤念書。考上同一所高中之後,花苗不斷製造機會接近貴樹,因此和貴樹成為好朋友。

花苗也曾打算鼓起勇氣向貴樹告白,但為什麼,明明貴樹就在自己身邊,自己卻卻步了?

因為她終於知道,貴樹始終看著比她更遙遠的東西。

那時,花苗與貴樹高三,正好是人生的轉捩點,也是最迷惘的時期。

面對未來,他們無所適從,到底應不應該長大呢?不知道。他們只想享受於當下,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也說不定?

於是花苗把名叫「畢業進路調查」的單子折成了紙飛機,往天空一丟,消失在浩瀚的夜空中。

然而貴樹,又看著什麼呢?

面對過去的她,他無法釋懷;面對未來的一切,他無所適從。高三的貴樹,正是夾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縫隙,慢慢體現出人生的滋味。感覺好像很遠,卻又不那麼遠,就像貴樹之於花苗,明里之於貴樹。

第二話「太空人」,作為第一話「櫻花抄」的純情守候,與第三話「秒速5公分」的現實隔閡,起承轉合的效果令人驚艷。

第一話,叫做「童年」。第三話,叫做「成年」。夾在中間的第二話,就是「青春」,不是熱血沸騰的詩篇,不是青春無敵的喜劇,而是漸漸脫離兒時的美好,邁向茫然大人的一場悲劇。

花苗為了親近貴樹而付出這麼多,最後明明可以告白,卻流下了滔滔的眼淚。明明自己說過,「即使貴樹眼中沒有自己,自己也將一輩子迷戀著貴樹。」卻不肯臣服於事實。

而我們更藉由花苗的觀點,重新認識貴樹。他究竟仍是不是當初那個在櫻花樹下望著少女的男孩?而他一直看著的,又到底是過去或未來的束縛?

當火箭劃破天際的剎那,兩人的心中都有了答案。



秒速5公分這個故事看似簡單,實則複雜。整部電影圍繞著只有三個角色,但這三個角色各自蘊含的意義竟如此長遠。

新海誠用秒速5公分告訴我們這就是人生。然而,蘊藏其中的況味又豈是人生兩字便能訴說的?

要把浪漫與現實巧妙地融合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,因為這兩者太容易衝突了。比如,「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,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」這叫浪漫,但一點也不現實;又或者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」很寫實,但壓根不浪漫。

但是新海誠做到了。他不僅用美麗的畫面,還有富含詩意的象徵。在秒速5公分裡面,充滿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比喻與象徵。

「不覺得就像雪一樣嗎?」

明里曾經把櫻花比擬做雪,當兩人在大雪紛飛的樹下相視時,頭上的雪宛如櫻花般的飄落。

又如同最後一幕,冬天來臨,雪緩緩地降落在貴樹與明里的眼前,宛如披著白衣的櫻花;春天來臨,貴樹走過櫻花紛飛的平交道,看起來又何嘗不像雪。

明里曾經對貴樹說過,「聽說是秒速5公分唷,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,秒速5公分。」旋即跑向平交道的另一端。

花苗曾經和貴樹一起回家時,遇見了緩緩行駛,運送火箭的巨大卡車。「據說是時速5公里。從這裡開到發射場的速度。」花苗無意間的言語,彷彿喚醒了貴樹——以及身為觀眾的我們——心中的某個回憶。

櫻花與雪。

秒速5公分與時速5公里。

13歲時,貴樹與明里並肩走著,明里突然跑過了平交道,撐開了傘向貴樹露出燦爛笑容,隨後就被疾駛的列車擋住了視線。

成年後,貴樹在平交道上與印象中的「她」擦身而過,當他回頭想要確認她的身份時,卻被疾駛的列車再度擋住了視線。

13歲,列車開過了,明里依舊笑著,沐浴在櫻花雨中等著貴樹。

如今,列車開過了,平交道上只剩下漫天飛舞的櫻花。



整部電影最強烈也最痛徹心扉的對比,新海誠最後選擇敲醒滿腦子浪漫幻想的我們,「他們本來就不會再見啊,這就是現實。」

唯閱海誠之畫,三月為之錐心;如品茗,其味漸長漸遠。

新海誠的作品不是可口甜蜜的果汁,不是震撼味蕾的烈酒,更不是濃醇香的咖啡。對我而言,新海誠的作品就像茶,看完的當下總覺得空虛乾澀,彷彿剛才只是一場夢,但隨著時間漸久,每一幅畫面在腦中不斷迴盪,真正的韻味跟震撼度才會悄悄浮現。

然後我就深陷於這個名叫新海誠的坑中了。

有些人說,他對劇中的感情沒什麼感覺,因為他個人沒有這種經歷。其實,光憑新海誠營造的氛圍,只要真正投入,即使沒有這種經歷也能對貴樹與明里的遭遇深感共鳴,心如刀割。

最後,當貴樹發現平交道對面空無一人,當他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回到與明里兩小無猜的時光,貴樹笑了。有人說這是他自嘲的笑,有人說這是他釋懷的笑,但不論何種解釋,他的這一笑為秒速畫下了完美的休止符,更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無盡的空虛與感嘆。

明明很空虛啊,明明沒什麼大不了的啊,你問我我到底看了什麼,我也說不出來。卻會在某天再度回想起這個故事時,不自主淚流滿面。

這種功夫,大概只有新海誠做的到吧。



貴樹與明里從小是青梅竹馬,彼此似乎沒有隔閡;但面對世事的快速變化,成長的苦澀,突然轉學的無奈,他們必須學會放下。在貴樹搭車去找明里的那天,他們的心真正交織在一起,但隨著時間推移,他們逐漸遠離了彼此,最後——明明依然懷念著對方,但在心靈方面,在現實方面,都已經與對方遙不可及了。

這,叫做「距離」。



另一方面來說,貴樹搭車去找明里時,等待的過程度秒如年,好不容易相遇了卻感覺必須馬上分離。又或者,高中時的貴樹,就像他身邊的花苗,對未來完全捉摸不定,好像想抓住過去的尾巴,卻被未來悄悄的扼殺了,最後只留下無數個已經錯失的現在。

這,叫做「時間」。



距離除以時間,就是「速度」。

既浪漫又理性,史上最玄妙的片名「秒速5公分」——為什麼要如此命名?當然除了它指的是櫻花飄落的速度,我想另一個答案已經很明顯了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神隱少女完整故事內容

[測驗]你是吉卜力迷嗎?吉卜力大會考

看動畫一定要聽原文配音~神隱少女